應加強圖書館的管理工作
的確,在各國的圖書館中,我們新加坡圖書館的熱鬧程度大概也可以排個世界第一了:小孩子跑來跑去,大呼小叫;手機鈴聲“一座皆驚”地響著,手機的主人肆無忌憚地大聲講話;學生或討論或聊天,不時發(fā)出大笑。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,圖書館的擴音喇叭又作各種提醒和通告,要安心讀點書,還真得有點定力。
圖書館是為人們提供精神食糧的地方,是需要保持安靜的公共的文化場所,但是本地的一些讀者卻使本應安靜的圖書館變得書聲、人聲、手機聲,聲聲入耳,熱鬧非凡,有如巴剎。既影響讀者的閱讀和學習,也有損我們新加坡的國際形象,與我們這個現代化城市的文明程度極不相稱。的確是到了該大力整頓一下的時候了。
然而,陳先生在文中提出縮短開放時間的建議,本人不敢茍同。
圖書館除了借書之外,還有查找資料和研究的作用。比如:兀蘭二樓的專業(yè)書籍就是只供閱覽,不能外借。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中學或初院,甚至大學生在此查閱或抄錄資料;蛟S有人會說,找到資料復印一下不可以嗎?不是不可以,但至少不符合環(huán)保的原則。有時只是需要百科全書中的一些詞條,如果為此而復印一整頁,實在是浪費。
況且,并非所有的國人都朝九晚五,許多國人下班是很晚的。筆者的幾位朋友都是晚上七八點鐘才放工,在最后一分鐘沖進圖書館為孩子借書的。
圖書館的秩序的好壞一方面和家長本身的修養(yǎng)及對孩子的管教有關,另一方面,也和圖書館的管理有關。我認為,首先應該在學校和家庭里加強公德的教育,要時刻注意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行為舉止,并提醒他們時刻注意不要影響到別人,從大聲說笑、打電話到站在電梯口聊天,都是一種目中無人的表現。
其次,圖書館應加強管理的力度,對于屢勸不改者,應請出圖書館。這并非是得罪顧客,在西方許多國家,對于在劇場、圖書館等一些文化場所大聲喧嘩、衣冠不整者,都是不會姑息的。就算是我們認為最自由的美國,也不例外。因此,我們除了教育,也應該讓國人明白,不遵守公共秩序,缺乏公德心的人是不受歡迎的。只要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廣大讀者的利益,我想圖書館實行的一些措施也一定會受到大家廣泛的支持。
圖書館應縮短開放時間
不知從何時開始,公共圖書館也成了人們的消閑場所了。
越來越多人把這寶貴的文化寶藏之地當成閑逛街的目的地之一。君不見,圖書館從開館到閉館的一整天,在館內活動的人群,有的高談闊論,有的聚在一堆,像在野餐,偷偷的吃,偷偷的喝,偷偷的打電話。更有甚者,帶了手提電腦,利用公家的電來個網上漫游。
有的全家大小一起到圖書館,孩子們追來逐去,大人們則在一旁閑話家常。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想吃東西,就把餅干飲料全帶好,趁著沒有圖書館管理員在場,悄悄地拿出來給孩子吃。其實,天知、地知、書知、人知。一旦被圖書館管理員發(fā)現,他們就連聲道歉。這怎能保持圖書館的寧靜與干凈?
其實,圖書館的主要作用,是提供知識寶庫,讓每個公民能受益無窮。公眾應當把圖書館當成神圣的地方,靜靜的閱讀,或是借閱自己需要的書籍,帶回家去,不需要整天逗留在圖書館里。
因此,我建議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應該縮短。比如說,從早上開放至晚上8點,無需開到深夜。理由是開到8點已有足夠時間讓人們在放工后借書。作為父母的,把孩子帶到圖書館或是其他消 00004000 閑中心,整天泡在那里對孩子是有害無益的,讓孩子們呆在那兒一小時就已經很足夠了。